6月5日,学前教育学院开展第五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第三课,课程以“传承红旗渠精神,汲取奋进新力量”为主题,通过纪录片观摩、精神解读与实践号召三个环节,进一步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学院学工办主任李田铭,全体青马班学员及学生骨干参与活动。

观看纪录片
全体学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影片以珍贵的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1500公里“人工天河”的壮举。一幕幕劈山凿石的场景、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一张张坚毅的面庞,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许多学员眼含热泪,被林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深深震撼。

授课现场
精神解读环节,李田铭从四个维度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他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璀璨明珠,其核心是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清正廉洁的公仆精神。”,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重要论述,希望学院学子能够赓续红色血脉,以红旗渠建设者为榜样,将红旗渠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锤炼敬业精神、坚守为民初心、践行务实作风,在班级建设、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红旗渠水润心田,青春之火永相传。此次课程通过“影像+理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让青马学员在光影与理论的交融中,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汲取了奋进的力量。学院将继续以“青马工程”为载体,搭建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阶梯,引领学子以红旗渠精神为帆,以实际行动为桨,在青春的航道上破浪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文:学前教育学院团委
初审:李田铭
复审:李婵
终审:许典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