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擎苍突击队 探访根雕大师李锦明 --访谈中探寻半世坚守的匠心

发布日期:2025-07-17 浏览次数:

7月15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擎苍突击队队员们,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热忱与探究之心,来到了阳春市石望镇根雕大师李锦明的家里,近距离感受这位民间艺术家与根雕艺术相伴半世纪的坚守历程。

1:根雕大师李锦明家中一楼艺术作品

推开居所大门,队员们立刻被满眼的匠心之作震撼:家中随处可见他的作品,房屋梁柱、客厅八仙桌、博古架等所有家具器物,均由李锦明亲手雕琢。五年前,他回到家乡盖起一栋独具特色的楼房,建筑设计完全出自自己之手,整个居所宛如一座“活态艺术馆”,处处彰显着根雕艺术的独特韵味。

2:根雕大师李锦明与擎苍突击队队员围坐交流

李锦明夫妇对到访的突击队队员们热情相迎,一见面便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暖意。谈及到根雕的渊源,李锦明打开了话匣子。擎苍突击队在访谈中提问:“那时候没有学校可以学习这些,也没有人带,您是怎么学呢?”李锦明笑着回忆:“那时候穷嘛,就自己拿瓦片在墙上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直接画,熟能生巧。”访谈中了解到,李金明对根雕的热爱来源于童年,自4岁起便对美术及木雕、根雕、石雕等技艺产生浓厚兴趣,没钱买纸笔就在沙地作画、用柴刀在树干上雕刻。凭借着这份执着与热爱,自学成才,在根雕领域默默坚守了半个多世纪。他不在乎名利名声,心中唯一的执念便是将根雕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谈话间,李锦明热情地提议带大家去看看日常创作的雕刻工坊。一行人沿着小路前行,道路两侧的墙绘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皆是李锦明亲手绘制,色彩明快,内容丰富,既有乡村田园的淳朴风光,也有花鸟虫鱼的灵动姿态,将村庄点缀得充满艺术气息。这些墙绘不仅是他艺术才华的展现,更是他用画笔为乡村添彩的生动体现。队员们一边欣赏,一边感叹他的多才多艺,并悉心向其请教;李锦明毫无吝啬地指导擎苍突击队成员执笔创作“山水画”墙绘

3:根雕大师李锦明指导擎苍突击队成员墙绘

谈及过往的学习经历,李锦明感慨道:“那时候穷嘛,我就自己拿瓦片在墙上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直接画,熟能生巧。当时在佛山,没什么人看得明白我的作品,当时在佛山街头展出,连我自己都觉得青涩,好在遇到一位懂行的本地商人,慧眼识珠将作品带去展销,这才让我有了坚持创作的底气。”师母补充说:“他当时在佛山做陶瓷,我退休后这两年,觉得他有实力,就想帮他把根雕技艺宣传发扬出去,这几年我主动帮他对接展览、联系媒体,昨天那群学生想来访,也是我牵的线。他一门心思扑在创作上,连名片都不愿意印呢!”

4:根雕大师李锦明作品之一《岭南荔韵》

如今,李锦明的根雕技艺已被列入阳春市、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作品《岭南荔韵》更是荣获广东省第九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奖,并入围海外五百强,目前在阳春市石望镇梁镇南将军府旁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根雕茶台或文字题材作品,尤其擅长仿制罗汉床等传统器物,尽显深厚技艺功底。李锦明秉持着 “传承技艺不计得失”的理念,带徒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三十余载春秋,他门下桃李已达数百之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既有从云南、贵州远道而来求学的异乡人,也不乏广州、佛山等地的有志之士,其中数位弟子在佛山岭南天地开设画廊,将根雕艺术与现代美学巧妙融合。更有镇上的年轻小伙,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拜入师门。他收徒始终坚持一个硬性标准:徒弟需是成年人,其原因为根雕极其考验定力,年龄小的往往难以静下心来钻研。在他看来,根雕创作是与时光对话的艺术,每一刀的雕琢都需要极强的定力与耐心,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沉下心来,在方寸木头上打磨出岁月的韵味。

5:在李锦明工作坊合影留念

近些年来,李锦明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只要存款有余,便会自己出资帮助乡里邻居制作墙绘,只为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带动乡村发展。对于他的这一举动,家人都一致支持并鼓励,还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近日,村子附近修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他也自愿出力添彩,发挥自己的特长,希望能给后代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此次访谈,擎苍突击队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根雕艺术的魅力,更被李锦明半世坚守的匠心所打动。相信在李锦明等匠人的努力下,根雕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6:在李锦明家门口“迎客松”作品前合影留念


/文:阳春市作家协会余振昌、擎苍突击队郑绮雯

责任编辑:宋洁玲

初审:周敏

复审:赖志聪

终审:张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