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风,硕果盈枝,为期3天的学校新入职教师线下培训顺利完成。26名2024年和2025年新入职的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新教师们恰似奔涌的激流,以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踏上教书育人的教育新征程。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严新讲话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严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他回顾了学校从筚路蓝缕到欣欣向荣的32年发展历程,勉励新入职教师要争做良师,他表示,教育不仅关系学生个体的成长与未来,也承载着他们背后家庭的期盼与重托,要以真心、耐心与责任心,切实对学生发展负责。同时,他希望全体新入职青年教师将个人“小目标”融入学校“大蓝图”,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挑“重担子”,以“强国必先强教”的使命感投身学校“新双高”建设。他表示,学校也将全力为新教师提供成长平台与资源支持,切实保障教师发展需求,推动教师个人与学校事业实现共同进步。

开班现场
学校各部门高度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发展中心针对学员情况精心策划培训课程,从职业教育理论、政策学习、教育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学生管理、教学设备应用到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场沟通,线下3天面授和1个月网络培训同步开展,帮助新教师全面掌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要求,快速适应岗位工作,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学校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科研与发展规划处、计划财务处、纪委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场进行学校章程、管理制度、教师发展的专题辅导,校外专家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沟通的专题讲座。
教务处副处长余柱青围绕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提出“入圈、上轨、用心、问界”四个方面的建议,为新教师明晰教学道路的前行方向;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廖大强介绍了学校章程和科研管理制度,引导新教师从日常教学反思中挖掘科研切入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梁萍萍介绍了学校多个人事管理文件,重点讲解了教师激励约束机制,清晰介绍了教师职称晋升、生活工作保障、请(休)假制度等教师们普遍关心的内容;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芳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将教师职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卓越期”四个阶段,详细说明各阶段的重点任务与目标水平;计划财务处副处长王年捷从经济科目划分入手,结合教师高频需求,细致讲解预算、采购、差旅、培训等方面的财务工作流程和要求;纪委办公室副主任詹淑贞以“扣好第一粒扣子”为题,结合案例生动阐释廉洁从教的重要性,提醒新教师严守职业红线、筑牢思想底线。


专题辅导现场
此外,超星公司、林电公司、鸿合公司等第三方教学设备供应单位应邀参与培训,为新教师提供超星教学平台和教师智慧黑板的深入应用指导。


实操现场
本次培训还邀请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余艳、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梁燕冰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余艳凭借丰富的教科研经验,从“一门课、一项研究、一个企业”三个维度,深入分享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宝贵心得。她的讲解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最新实际,为新入职教师提供极具实操性与落地性的建议。梁燕冰则以亲切温和的语气开场,结合新教师未来可能面临的学生沟通、同事协作、工作汇报等真实职场场景,用鲜活案例串联起职场沟通技巧的讲解,让培训内容更易理解与吸收,也让新教师们亲身感受到教学大赛获奖教师的教学风采。

余艳副教授作专题讲座

梁燕冰副教授作专题讲座
此次入职培训的圆满举行,标志着新入职教师职业生涯的正式启航。三天培训内容充实、节奏紧凑,涵盖理论讲解与实践指导,新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未来,学校将持续通过系统化培训、教学技能竞赛、教师交流沙龙活动等多元化平台,为新教师搭建成长阶梯,助力其快速成长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活力的骨干力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学员感受】
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刘庭辉:参与本次培训,我收获颇丰。开班的校史校情讲解让我快速融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职场沟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我搭建了职业认知框架;超星教学平台与电子黑板实操课,直接提升了我的教学技术能力。专题研讨采用“部门介绍+座谈”形式,让我高效掌握了学校章程、人事财务等制度,明晰了教学科研方向。此次培训为我开启教学工作筑牢根基,未来我会将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尽快胜任岗位,为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数字商贸学院教师裴喜宏:此次新入职教师培训让我收获满满。培训安排内容紧凑、重点突出,从校史校情到教学工具的应用,再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层层递进。学校章程、人事管理及财务制度等内容,使我明确了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与要求,也提醒时刻我保持职业操守与责任感。关于教师成长与职业规划的专题,更让我思考如何在教学、科研与育人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愿自己在新岗位上坚守爱与责任,成己成人。
党委学生工作部麦艺蓝: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本校的历史不仅是岁月的沉淀,更是一所大学精神与文化的根基。作为新进教师,我将以校史为镜,传承育人初心,在沟通中秉持开放与共情,主动倾听学生与同事的心声,构建信任合作的桥梁。同时,我也更加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既要扎根基层工作,拉近与学生彼此的距离,也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拓展学术视野。未来愿与学校共同成长,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图/文:万钧
初审:万钧
复审:陈逢
终审: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