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与对外合作交流处
首页 > 正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图书馆举办第五期读书心得专家座谈会

作者:zsbsb时间:2012-06-04点击数:

让阅读成为习惯——图书馆举办第五期读书心得专家座谈会

作者:xieman 20120523

2012521晚上7点,图书馆在黄埔校区举办了第五期读书心得座谈会。活动主题为“让阅读成为习惯”,易江院长、刘玉学教授、杨先进老师、魏晓林老师、蔡宏标老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谢曼馆长主持了座谈会,70余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刘玉学教授首先向同学们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他提出个性是生命的第一表现,没有个性就抹杀了生命的第一魅力;读书要有四独:独特、独到、独立、独有。刘教授建议当代大学生应多读艺术类图书,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个人品味,并向同学推荐了一些图书。

紧接着魏晓林老师发言。魏老师首先表达了对电子书的重视,认为电子书阅读有其优点,不应“歧视”;并倡导同学们读书要存疑、带着思考去看书,指出了有目的阅读与无目的阅读的区别。在刘教授读书要“四独”的基础上,魏老师又提出了“群”的理念,指出读书也应该跟人交流,集思广益。

杨先进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功利化读书”的错误,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的经历将图书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知识性的书籍,如《辞海》;第二种是智慧性的书籍,重点介绍了《易经》;第三种是艺术类的书籍。

蔡宏标老师则提出三个问题——什么叫读书、为什么要读书以及怎么读书,然后针对这三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同学们作出了详尽的解答,最后向同学们推荐了经济学的入门图书。

易江院长的发言主题为“书香伴我行,习惯成自然”,提出了024岁的“65432”读书模型:06岁应该阅读“自然之书”、“亲情之书”;711岁应该阅读“好奇之书”、“体验之书”;1215岁应该阅读“梦想之书”、“经典之书”;1619岁应该阅读“理性真理之书”、“人文科学之书”;2021岁应该阅读“疑书(有疑问的书)”、“解书(尝试自己解释)”。这样到22岁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易院长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阐释了这十种“书”的含义和阅读方法。

听完老师的主题发言后,同学们争相发言,或提出自己的体会,或就老师的发言和自己阅读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提问,老师们逐一作了回答,气氛热烈。

活动最后,谢曼馆长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嘉宾表达了感激之情,其次他号召同学们多读书、多来图书馆,并指出让“让阅读成为习惯”的重要性,引用最近武汉地区五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提醒同学们勿让青春留下遗憾。最后,他对读者协会的同学们和指导老师的会务工作表示感谢。

座谈会现场


刘玉学教授


蔡宏标老师


杨先进老师


魏晓林老师


易江院长


主持人谢曼馆长

(文字:徐冬航 图片:范珏强, 徐冬航)

版权所有: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