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课题名称 | 申报人 | 责任单位 | 学科类别 | 课题类别 | 
  
   | 1 | 广州建设科技创新轴研究 | 王  鹏 | 暨南大学 | 经济学 | 智库课题 | 
  
   | 2 | 广州建设贯通国内外市场的综合门户枢纽研究 | 王明志 | 广州航海学院 | 经济学 | 智库课题 | 
  
   | 3 | 广州加快建设数产融合全球标杆城市研究 | 贺建风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 | 智库课题 | 
  
   | 4 | 广州建设高端产品与服务供给中心研究:以“广州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引领推动广州高端产品与服务供给中心建设 | 李冠霖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 | 智库课题 | 
  
   | 5 | 广州系统推进城市更新路径方法研究 | 吴  军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管理学 | 智库课题 | 
  
   | 6 | 发挥期货交易所作用提升广州金融业发展水平研究 | 欧阳若澜 | 暨南大学 | 经济学 | 智库课题 | 
  
   | 7 | 增强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改革创新叠加效应研究 | 涂成林 | 广州大学 | 管理学 | 智库课题 | 
  
   | 
 | 
  
   | 8 | RCEP协定影响下广州构建“双循环”重要战略地位研究 | 黄亮雄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9 | 广州加快“1+4+4+N”战略科技平台建设研究 | 李胜会 | 华南理工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10 | 广州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研究 | 柯毅明 | 暨南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11 | 广州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研究 | 曹建云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12 | 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 | 廖俊云 | 暨南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13 | 广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基于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视角 | 孟凡强 | 广东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14 | 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及指标体系研究 | 易云锋 | 广东省委党校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15 | 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及指标体系研究 | 鲍  雨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 政治学 | 一般课题 | 
  
   | 16 | 广州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研究 | 卢允之 | 华南师范大学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17 | 广州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研究:以优化广州部分卫生紧缺人才的配置策略为例 | 姚卫光 | 南方医科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18 | 广州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发建设研究 | 杨  娟 | 广东省社科院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19 | 广州促进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研究 | 余传鹏 | 华南理工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20 | 广州进一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监管创新研究 | 殷继国 | 华南理工大学 | 法学 | 一般课题 | 
  
   | 21 | 广州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研究 | 张志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22 | 广州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研究 | 沈洪涛 | 暨南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23 | 广州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 韦景竹 | 中山大学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一般课题 | 
  
   | 24 | 广州建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研究 | 曹海峰 | 暨南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25 | 推动5G背景下广州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研究:融合机制与科学路径 | 景秀丽 | 暨南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26 | 广州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王  真 | 广州商学院 | 教育学 | 一般课题 | 
  
   | 27 | 广州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 焦  磊 | 华南理工大学 | 教育学 | 一般课题 | 
  
   | 28 | 提升广州都市圈城市群同城化水平研究: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 | 钟世川 | 广东金融学院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29 | 提升广州都市圈城市群同城化水平研究 | 唐  波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30 | 广州推动沿江、东南部和西部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 罗嘉雯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 | 一般课题 | 
  
   | 31 | 广州推动空铁联运打造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 | 陈晓明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32 | “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广州打造中非合作桥头堡研究 | 苏郁锋 | 广州大学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33 | 政协联动协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 | 熊  辉 | 暨南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34 | 以岭南文化为基础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研究:以岭南饮食文化为例 | 廖岚岚 | 广东叶剑英研究会 | 管理学 | 一般课题 | 
  
   | 35 | 岭南文化的海外发展与影响力研究 | 徐燕琳 | 华南农业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36 | 穗港澳三城文化特质与互鉴发展研究:以广州高校港澳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为例 | 曾煜东 | 暨南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37 | 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岭南文化的演进提升路径研究 | 陈智旭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38 | 提升广州红色文化全国影响力传播力研究 | 闫伊默 | 华南师范大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一般课题 | 
  
   | 39 | 提升广州红色文化全国影响力传播力研究 | 刘社欣 | 华南理工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40 | 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研究 | 段秀芳 | 广州市委党校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41 | 广州市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 许韶明 | 广州体育学院 | 社会学 | 一般课题 | 
  
   | 42 | 传承广州红色基因研究 | 张运萍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43 | 广州大革命精神研究 | 余九林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一般课题 | 
  
   | 
 | 
  
   | 44 | RCEP协定影响下广州构建“双循环”重要战略地位研究:基于数字贸易视角 | 陈寰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经济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45 | RCEP协定影响下广州构建“双循环”重要战略地位研究 | 莫  斌 | 广州大学 | 经济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46 | 广州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研究 | 林正静 | 广东省社科院 | 经济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47 | 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 | 欧阳梦倩 | 广东省委党校 | 经济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48 | 广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以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融合发展为例 | 赵  阳 | 暨南大学 | 管理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49 | 广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 程风雨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 经济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0 | 广州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研究:以全球城市技术移民融合经验为借鉴 | 王子立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广州) | 管理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1 | 广州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发建设研究:数据不正当竞争法律问题实证研究 | 蔡川子 | 华南理工大学 | 法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2 | 广州促进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研究:区块链驱动的产业数据联盟多方协同模式设计 | 许小颖 | 华南理工大学 | 管理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3 | 广州进一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监管创新研究 | 邓敏贞 | 华南师范大学 | 法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4 | 广州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研究 | 曾晓文 | 广东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5 | 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时尚创意新高地研究:基于时尚传播与时尚教育的视角 | 黄小熳 | 广州体育学院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6 | 提升广州都市圈城市群同城化研究:基于公共危机风险协同治理视角 | 李韵婷 | 华南农业大学 | 管理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7 | 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内在机理研究:20世纪潮州弦诗乐的风格演变研究 | 屠金梅 | 广州大学 | 艺术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8 | 以岭南文化为基础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研究:多模态视域下自媒体平台岭南文化传播与人文湾区形象建设 | 姜  露 | 暨南大学 | 语言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59 | 岭南文化的海外发展与影响力研究:基于韩国媒体传播的大数据分析 | 张薇薇 | 中山大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60 | 岭南文化的海外发展及影响力研究:以日本学者对岭南宗族文化的调研状况为中心 | 梁敏玲 | 暨南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61 | 穗港澳三城文化特质与互鉴发展研究:基于国际环境新变化背景的思考 | 王功敏 | 华南理工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62 | 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岭南文化的演进提升路径研究 | 钮则圳 | 广东省委党校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63 | 提升广州红色文化全国影响力传播力研究 | 张晓娜 | 华南师范大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羊城青年学人课题 | 
  
   | 
 | 
  
   | 64 | 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香药的交流史为中心 | 殷小平 | 华南农业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65 | 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宋元明初广州港口外销瓷与“海上陶瓷之路”考校 | 齐  皓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66 | 广州文博藏品研究 | 管仲乐 | 华南师范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67 | 广州古地名、古街道研究:山岳名称专论 | 苏若阳 | 中山大学 | 语言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68 | 广州工业遗址保护和研究 | 刘  晖 | 华南理工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69 | 民间收藏广州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以东莞铁文轩所藏曲类文献为起点 | 蒋  方 |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 | 文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70 | 民间收藏广州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以广州家谱清代生员资料为主 | 郭文安 | 广州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专项课题 | 
  
   | 71 | 民国时期广东社会救济资料整理研究 | 彭嗣禹 | 南昌大学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广州大典课题 | 
  
   | 72 | 民国广东教育资料整理与研究:以医学教育资料为主 | 徐  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广州大典课题 | 
  
   | 73 | 民国广东教育资料整理与研究:广东报刊专题类 | 杨雄东 | 广西师范大学 | 教育学 | 广州大典课题 | 
  
   | 74 | 明治时期日本与香港的经贸关系研究:以日本驻香港领事贸易报告为中心 | 李  鼎 | 暨南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课题(博士论文) | 
  
   | 75 | 不殊华夏:明代广东地域社会的形成研究 | 吴泽文 | 复旦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课题(博士论文) | 
  
   | 76 | 广州西关城市空间史研究 | 顾雪萍 | 华南理工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课题(博士论文) | 
  
   | 77 | 晚清督抚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张之洞督粤再研究 | 刘青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课题(博士论文) | 
  
   | 78 | 全球视野下19世纪美国对华贸易研究:以本杰明·施里夫广州商业活动为中心 | 郑昭宇 | 中山大学 | 历史学与考古学 | 广州大典课题(博士论文) | 
  
   | 
 | 
  
   | 79 | 以“互联网+红色”教学新模式推动“四史”教育研究:基于分众理论的视角 | 郝媛媛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80 | 广州“新时代红色传人”培养与大学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研究 | 龚  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政治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81 | 广州红色教育品牌与红色校园建设相结合研究:以教育基地融入高校主题党日育人建设为例 | 陈楚敏 | 广州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82 | 广州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课例和推广研究 | 李惠贤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83 | 先进模范事迹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研究 | 陈彦珍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法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84 |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 栾欣超 | 广州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85 |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 张  建 | 广州医科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86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 钟聪仕 | 广州航海学院 | 政治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87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李文娟 | 广州医科大学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88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以研学旅游和纪念活动为中心考察 | 王湛森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89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法治思维方式培养研究 | 丘丽丹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0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诚信教育研究 | 舒  莹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1 | 以“榜样的力量”营造新时代大学优良校风研究 | 顾丽婷 | 广州医科大学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2 | 以“榜样的力量”营造新时代大学优良校风研究 | 俞  健 | 广州大学 | 政治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3 | 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 肖  芬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4 | “四史”教育有效融入大学思政课的课例研究 | 刘  楚 | 广州航海学院 | 政治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5 | “抗疫精神”有机融入大学思政课的课例研究 | 林少栋 | 广州航海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96 | 以智慧课室为载体建设大学“智慧思政课”研究 | 刘立丰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97 | 广州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刘艳新 | 广州航海学院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98 |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和对策研究 | 冼梨娜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 思政专项课题 | 
  
   | 99 | 广州地区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有效应对与处置策略研究 | 谢秋燕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 
  
   | 100 |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 | 刘赪秀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学 | 思政专项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