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9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南华”)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在博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弋以及本院老师熊晓萍、廖春艳等老师的精心准备下,为清远市海德外国语学校师生共302人精心准备了一场“小手创造美好世界,喜迎端午的劳动实践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之旅,深层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的魅力。

在我校图书馆门前一起合影留念
端午将至,在“香囊飘香,喜迎端午”香囊制作实践课上,熊老师以“粽子香囊”为载体,带领孩子们探索端午习俗的深厚内涵;谭伶俐老师手把手示范缝制技巧,孩子们专注地穿针引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结合,最终捧出一个个玲珑可爱的粽子香囊,课室里洋溢着文化传承的芬芳。

香囊制作课现场
钩针编织课堂上,李辰老师、吴健昭老师由潮汕编织起源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讲述并指导孩子们如何持针、起针,怎么使用长短针法。这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孩子们钩织的不仅是毛线花纹,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初体验。

钩针编织课现场
王晓强老师与熊晓萍老师、罗兰老师为二年级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充满果香与欢笑的“暴打柠檬茶”之旅——这是一堂让双手与味蕾共舞的劳动课!当一杯杯亲手制作的柠檬茶诞生,小朋友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是劳动带来的喜悦与自豪。

柠檬茶制作现场
黄智洋老师和刘小军老师带领一年级的孩子们探寻面塑文化的魅力,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向孩子们介绍了面塑的历史渊源与具体操作。孩子们化身“小小面塑师”完成动手制作,小小的面塑作品里,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孕育着非遗传承的希望。

面塑制作现场
本次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既是我校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更得益于我校与清远市海德外国语学校的深度协同。在博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弋的引领下,基地将持续深化推进“劳动教育+文化传承”融合实践,依托非遗工坊、劳模师资库及校内实训室,打造出更多特色课程,助力清远当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课程建设,通过校际协作、资源共享、模式创新,持续输出可复制的劳动教育“南华经验”。

合影留念
图文:博雅教育学院
初审:景坤
复审:张弋
终审:刘喜民